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阻断致敏过程中IgE的产生(I级预防),抑制过敏性疾病发生及减少再暴露(II级预防),治疗及减缓过敏症状(III级预防),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II级和III级预防,下面就家长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同时也是可以实施的预防措施逐一介绍。
母乳喂养:虽然母乳喂养不能预防或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由于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其他重要益处,所以推荐母乳喂养一般至少6月,有些可以延长至2年。而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水解配方奶粉对高危儿童过敏初级预防是有效的,对后期的哮喘亦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辅食添加:有过敏遗传背景的家长通常由于担心食物过敏,通常会延迟辅食的添加,而研究发现过早或过迟的辅食的添加反而会加重过敏的发生几率,因此推荐4~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可降低过敏发生的几率。但是对于已知对某种食物过敏,或具有难以控制的中重度特异性皮炎,或者有潜在的严重过敏反应危险的患儿,在添加高致敏性食物前应行食物激发试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物过敏自然进程不同,需定期评估食物过敏原的致敏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牛奶、鸡蛋、小麦、大豆过敏可自然缓解,比如:婴儿时期的牛奶蛋白过敏,4岁自然缓解率为19%、8岁为42%、12岁为64%、16岁为79%,而花生、坚果、鱼、贝类过敏自然缓解率低,所以应该根据患儿年龄和过敏原种类,需定期评估是否仍处于过敏状态。另外,宝妈们比较关注的母亲孕期、哺乳期及儿童自身使用益生菌、益生元、共生元并不能预防食物过敏。
环境因素:许多环境相关因素的暴露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过敏原,吸烟,呼吸道感染等。生命早期暴露某些环境因素如吸入二手烟,霉菌,呼吸道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等哮喘发病具有相关性。至于宠物则不同的情况影响不同,生后第一年家中饲养宠物(猫或狗)对今后发生过敏性疾病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对已经发生宠物过敏的患儿则进一步诱发和加重哮喘。
III级因素:药物治疗属于3级预防,包括吸入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属于对症治疗,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俗称脱敏治疗)属于对因治疗,能够改变疾病的进程。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组胺药物第一代: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物第二代: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奥洛他定等
免责声明/版权声明
文中模块、场景、图片均为135编辑器排版,版权为135编辑器所有;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在一个月内联系作者修改或删除!
参考文献:
吴巾红,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澎湃网,儿童的过敏进程及预防.湃客:呼吸天使 2022-05-23 15:19